如果沒玩過那些游戲,我這半生會過得更好?手游
那是2000年一個充滿蟬鳴的夏日正午,小學五年級的我拒絕了媽媽讓午睡的命令,急匆匆的跑出家門,嘴里喊著要去學校打籃球。
實際上,我跑進了距離我家只有300米的一家游戲廳。從褲兜里掏出一個一元硬幣,換了三個游戲幣。
選擇那家游戲廳是我當年認為最錯誤的一個決定。在我已經投入一枚游戲幣,抓住搖桿正準備開始大戰《西游記釋厄傳》時,一個熟悉的聲音從身后傳來。
西游記釋厄傳
可能因為我的學習成績還不錯,媽媽也不擅于動武,所以主要是對我教育了一番。盡管如此,我還是對游戲廳產生了陰影。
不過這時候,融入我接下來十余年生活的網吧出現了。
3元錢半小時的網費有些貴,但是《紅色警戒》、《帝國時代》真的太好玩了。只要從爸媽那得到一點錢,我都想著去玩一會。哪怕身上只有1元錢,我也讓老板給開機10分鐘,自己玩完再接著看別人玩。
小升初是學區派位,我比較幸運的被派到一個還不錯的中學。上學的同時,打《傳奇》成為我跟另外幾個同學課后的主要生活。那時候網吧的座位很緊俏,下課后需要輪番跑去占座,父母給的午飯錢很多都花在了那里。
從《傳奇》中的“比奇省”經過“毒蛇山谷”最終跑到“盟重省”,這段在游戲中跑了無數次的路線,伴隨了我整個中學時期。盡管中間也玩過CS、暗黑這些局域網游戲,以及跑跑卡丁車、泡泡堂這些聯網游戲,但《傳奇》的地位,是無法撼動的。
《傳奇》中的盟重省地圖
可能是天資聰穎,網吧的生活對我的學習成績影響并沒有很大。為了下課玩游戲,我一般在學校就把作業趕完。但是,中考前的三次模考卻一次比一次成績差,最后中考成績也不如人意,報考的學校沒考上會玩怎么玩其他游戲,爸媽便不得不交了比別人更多的學費,將我送入一個住宿學校。
那時候,《傳奇》已經開始外掛泛濫,我本以為見證了《傳奇》的衰落,終于可以安心學習,誰知道《魔獸世界》開始了公測。
或許只有天知道我第一次進入魔獸的心情。站在艾澤拉斯大陸上,我移動著鼠標就能將目光從土地移向天空,那片星空給我開啟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魔獸世界》游戲畫面
高中在校,除了高三最后一學期,其他時間一直在克服種種障礙,盡量沒有把魔獸給落下。最后高考,在滑檔三次以后,我通過填報平行志愿總算進入了一所211大學。
大學四年就沒有太多可描述的會玩怎么玩其他游戲,魔獸世界是個人項目,而DOTA則是宿舍項目。畢業以后,我才從魔獸世界AFK,DOTA也是偶爾玩玩。
一年之前,因工作繁忙,有段時間我幾乎斷掉了所有的游戲。直到《王者榮耀》出現,成為了新的日常游戲,填補了我各種碎片化時間。
王者榮耀
如果《王者榮耀》像上面提到的其他游戲一樣,這篇文章可能到這里就結束了。但是它已經超脫人們對一款游戲的認知邊界,上升成為一個社會熱點,關于學生沉迷其中的問題更是遭到口誅筆伐。
無論是《傳奇》還是《魔獸世界》,實際上都代表著一個時期的游戲巔峰,但為什么當時沒有人像今天討論《王者榮耀》一樣討論它們呢?
當時學生玩家因沉迷游戲偷父母的錢、離家出走甚至產生幻覺想跳樓的新聞也屢見不鮮,這些“負面“我覺得比起現在的《王者榮耀》有過之而不及。
而《王者榮耀》現在被這樣廣泛關注,最主要的是其全民化。超2億的用戶量,超5000萬的日活,這已讓任何游戲難以望其項背。想想現在你身邊還有人不知道這款游戲么?就算之前不玩,當旁邊的人都在玩它和聊它時,很多人開始入坑,這也是社交的恐怖之處。
以前的游戲,基本都是擁有固定的玩家群體。比如學生黨玩的是一類游戲,而大人玩的是另外一類,這就好比打DOTA的往往會看不起玩LOL的,這是以往的游戲生態。
有一次我看游戲直播,一個40多歲的大叔在那“砍”傳奇,玩的不亦樂乎,激情四射。這時候有網友發彈幕問,這是什么游戲?好玩嗎?畫質怎么這么爛?沒辦法,這就是游戲的代溝。
但《王者榮耀》打破了這一切。下至小學生,上至50歲大叔,年齡的差距沒有阻礙他們成為隊友,而且吸引了很多女性玩家。大家回想一下,在王者榮耀沒有那么火的時候,討論的焦點是不是都在吐槽“小學生”隊友。一到假期就變得焦慮,每天晚上10點以后上線就是為了等學生睡覺。
單從游戲的角度來看,《王者榮耀》算是無比成功的。它傳承了PC端MOBA類游戲的精華,同時也將網游中的社交因素與之溶于一體,可以說是集各類游戲的大成者。
但從社會責任的角度,《王者榮耀》的責任有多大?首先要明確一點,對未成年人的管制是必須的,任何游戲都需要做到這一點。但是會玩怎么玩其他游戲,通過管制的手段想改變未成年人玩游戲的現狀,我覺得很不現實。
除非將其下架,不然即便是推出史上最嚴的防沉迷系統,作用也很有限。我這兩天問了一下12歲的外甥,現在是不是每天最多只能玩一個小時的《王者榮耀》,他很茫然,似乎不知道我為什么會這樣問。后來他告訴我,其實他一直在用他爸爸的賬號登陸游戲。
絕大多數小學生是沒有手機的,他們實際上都是在使用父母的手機在玩。而系統防不了大人,所以在譴責游戲的同時,父母的監督責任可能更大。
如果沒有《王者榮耀》,手機應用商店里還有成千上萬的游戲app,每一個都可能成為學生沉迷的對象。而這些小眾的游戲,顯然不會被放大成為社會熱點,它對兒童的影響恐怕我們永遠無法得知。
因此,每次出現因個體差異而影響事件結局的問題時,我都覺得很難下定論。就比如“吸煙有害健康”的提示這么明顯,但買煙的人群間斷過么?
作為從小開始接觸各類游戲,現在也入坑王者的玩家,我開始反思自己:如果小時候沒有玩過那些游戲,現在的我會變得更好嗎?而這個答案我覺得可能要打上一個問號。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